文章来源:绿色和平行动派
「行动带来改变」
PositivChangThroughAction
本文作者张淼,系“R立方”创始人
“R立方”致力于解决垃圾问题,希望通过源头减量(Rduc)、再利用(Rus)、循环再生(Rcycl)
脱口秀大师GorgCarlin有一段流传甚广的关于人类和地球的表演,大意是地球并不需要人类自以为是的保护,等人类灭绝了,地球自然会自我恢复。就算塑料难以降解,那也无所谓。
“地球可以把塑料合并一体,一颗崭新的星球诞生了!”
图片来自GorgCarlin表演视频截图
而科学家们的研究已证实,Gorg的话不仅仅是段子,而且在现实中正在发生——塑料已经在地层中沉积,成为独特的地层组分,和地质学上关键的指示物。通过地层中塑料的种类,乃至塑料上的文字等等,可以判断地层形成的时间。
位于赫特福德郡布罗克斯本雪松公园一个都铎王朝风格的沟渠,上层土层中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塑料袋。(courtsyofMOLA摄于年)。这些塑料已经在这里存在了三十年,保存得非常好。
碳酸盐胶结砂岩中的塑料碎片。位于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Gorrondatx-Azkorri海滩。?H.Astibia
这个结论来自于莱斯特大学地质系的古生物学家JanZalasiwicz及其团队。他们认为地球表面正在因为持久性人造塑料的大量生产而出现显著变化,我们也因此进入了“塑料时代”。
塑料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们便宜、轻便、防水,能经受得起诸多强酸碱的考验,经久耐用,令人类社会无法抗拒。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观察了一下自己的办公桌,看到的含塑料组分制品就包括电脑、iPad、文具收纳盒、剪刀的把手、长尾夹的盒子、印台、订书机、插线板、零食包装和数个由塑料制成的小摆件,还有我戴的眼镜,乃至我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化纤制成。无论你现在是在哪里看到这篇文章,我相信你环顾四周,定能找到几样由塑料制成的产品,至少你此刻手里拿的手机就有多个组件是塑料制成的。
如果彻底告别塑料,也就彻底告别了现代生活——毕竟就连起码的电力也需要电线来输送,而电线必定需要绝缘塑料的包裹。
基于现代生活对塑料无所不在无时无刻的需求,塑料的产量巨大,并与日俱增。年塑料产量万吨,现在年产量已经增长到了3亿吨。截止年,估计累积生产的塑料总量约为50亿吨。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塑料年产量有40公斤,也就是说,塑料的总量与所有人类的生物量相当。
全球塑料年产量
来源:Statista,PlasticsEurop
这么多塑料,都去了哪里?
有很少一部分塑料得以被回收进行了循环再利用,全球的塑料回收率整体上估计仅有5%左右。目前回收塑料的比例不同渠道的数据不太一致,统计口径可能也有出入。在欧洲回收的比例大概在15~25%,而在美国这个比例据估低于5%。在中国,因为有庞大的拾荒大*,回收的比例大概有40%。
还有一部分被填埋或者焚烧。焚烧塑料会产生致癌物质二噁英,目前即便是最先进的垃圾焚烧厂,也只能尽可能将产生的含有二噁英的飞回收集起来固化后进行填埋,以避免二噁英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危害。而那些被填埋的,经年历久之后就会变成地层的一部分。
而还有约一半的塑料,既没有被回收,也没有被焚烧、填埋,而是留在了自然界中。除了前文提到的进入地层的那部分成为人类活动标记物的之外,很大部分都经过大气和水的循环进入了水体,而大海往往是这些塑料的最终归宿。过半的海洋垃圾都是由塑料构成,而据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塑料(包括泡沫塑料,塑料瓶和塑料袋)是中国最常见的海洋漂浮垃圾,塑料类垃圾占所有海滩垃圾的比例高达68%。
在年,高达万吨-万吨塑料垃圾流入了海洋,相当于每分钟都有一卡车装载量的塑料垃圾被倒入海洋。在中国,仅长江每年就向东海倾倒约33万吨塑料垃圾,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塑料垃圾河流污染源之一。
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移动和积累的概念模型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