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颜色之于古人
是诗意而又多情的
匠人们以素胚为底
在其上描绘出多少绚丽的景致
让其在燃烧的窑炉中发酵、升华
那凝固的时光的颜色
从千年前的风尘中走来
都在瓷儿里
美得不可方物
—
看遍世间繁华
方知国色倾城
—
今天小编带大家来认识下
瓷儿里凭“红蓝cp”出圈的那抹绝美中国色
赤,红也
古代还称之为“绛”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日:
“绛,大赤也。”
碧,蓝也,
是天的色彩,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红色具有吉庆之意,
而蓝色肃穆而庄严。
它们都代表着正统与高贵,
朱门红墙,祭祀祈福。
在中国古陶瓷的审美中,
中国红与蓝,美得不可方物。
豇豆红、祭红(霁红)、矾红、珊瑚红、
霁蓝、洒蓝、天蓝、孔雀蓝...
霁红霁蓝
霁红,如樱桃般,红中透紫,色泽透亮温润。霁红,又名祭红、积红,绝品之釉色也。
“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明代收藏家项元汴在《历代名瓷图谱》中说。
刘挚《秋日即事》咏“叶舞霁红枫映寺,蓓含霜紫菊迎人”。
《南密笔记》载“(青花之外)又有霁·红、霁青、甜白三种,尤为上品”。
霁红釉釉面均匀凝厚,色泽深沉,娇而不艳,有一种内敛的高贵。
瓷器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
霁红补充色
咸池
C15M40Y25K0
RGB
上古传说,浴日之所,日浴之色。
《楚辞·离骚》咏“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王逸注“咸池,日浴处也”
又《九歌·少司命》咏“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杜牧《杜秋娘诗》咏“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红嫡
C20M65Y45K0
RGB
古代红曲之色
红麴即红曲,小麦磨成麴而制曲。
许慎《说文解字·麥部》曰“麴,麦核屑也”。
红曲的早期用途并不是酿酒,而是发酵成腊糟,用于河西走廊经瓜州进贡的食品的增香、去腥、防腐等。
苏轼《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咏“剩与故人寻土物,腊糟红曲寄驼蹄”。
蚩尤旗
C40M75Y60K0
RG88B88
战神红旗之色
壮烈的颜色,其气势正如《诗经》里“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冲锋陷阵的大军勇猛如火,没有谁敢把我的攻势阻挡。
《皇览》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以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
刘禹锡《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咏“中宵倚长剑,起视蚩尤旗”。
胡升《仙都山》咏“但恐蚩尤旗,晔晔舒长虹”。
祭蓝霁青宝石蓝
“霁蓝”又称“祭蓝”,霁蓝的“霁”意雨止也。
《说文解字》:“虹销雨霁,彩彻云衢”。霁蓝这个称呼的由来就是取其代表着雨过天晴天空之蓝,既形象生动,又有美好的文化寓意。
在整个蓝釉瓷系中,霁蓝釉的色泽最为纯正。其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色泽美艳,犹如蓝色宝石,被叫做“宝石蓝”。后人将其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瓷器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
霁蓝补充色
东方既白
C50M30Y10K0
RGB
黎明,太阳跃出地平线时的高空天色,蓝朦白透。语出苏轼《前赤壁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林正大《括酹江月》咏“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与子欢无极。翻然一笑,不知东方既白”。
陆游《鼠败书》咏“云归雨亦止,鸦起窗既白”。
释函是《观音大士赞》咏“望东方之既白兮,犹瀠像其复晦”。
青雀头黛
C85M70Y45K10
R53G78B
“黛”,本义青黑色的颜料。《说文》,画眉也。古代女子用以画眉,锴本作画眉墨,字亦作黛。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其色偏蓝,比黑色更洋气,比灰色更深沉,搭配浅色则会显得沉静优雅,更有稳重感。
李昉《太平御览》载“河西王沮渠蒙逊,献青雀头黛百斤”。其色是妇人饰妆冶容之色。
佛头青
CM95Y50K0
R25G50B95
青而含赤之色,又作绀琉璃,为佛陀毛发及佛国土之色相。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云“世尊首发修长,绀青稠密不白”。
林逋《西湖》咏“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
胭脂红孔雀蓝
胭脂红,是赤色中最娇艳的颜色。颇如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之色,故名。胭脂红釉的呈色有深、浅之分,深者称“胭脂紫”,浅者称“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浅淡者称“淡粉红”。
“红若赤霞,赧如羞女”。偏粉红色的胭脂水釉,色如豆蔻少女颊上晕染开的腮红,粉嫩莹润。胭脂水釉如此好看,因为釉里含金,使用了黄金作为着色剂。
瓷器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
胭脂红补充色
唇脂
C25M80Y50K0
RG81B96
刘熙《释名.释首饰》曰“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
宋玉《神女赋》咏“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周密《满庭芳.赋湘梅》咏“玉沁唇脂,香迷眼缬,肉红初映仙裳”。
黄省曾《江南曲三十首》咏“调丹为唇脂,采兰作香泽。玉镜斗新妆,染作芙蓉色”
朱孔阳
C30MY80K0
RG26B53
《诗经.豳风.七月》曰“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传曰“朱赤,深缥也。阳,明也”。其色鲜红明艳,其意喜气洋洋。
朱樱
C45MYK15
RG29B34
左思《蜀都赋》曰“朱樱春熟,素柰夏成”。
李世民《赋得樱桃》咏“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王维《敕赐百官樱桃》咏“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楼出上兰”。
白珽《余杭四月》咏“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孔雀蓝是瓷器釉色之一,“孔雀蓝釉”又称“法蓝”,由瓷器釉色得名,孔雀蓝瓷器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
孔雀蓝是蓝色中最神秘的一种,不同的人会对它有不同的诠释,代表的意义是隐匿。在印刷领域里,这种颜色会和设想分开很大的误差。在精神领域里,这个颜色是遥不可攀的神界的颜色,是除了金银以外的一个特殊色。
它象征着诡异的重生。它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存在,来在隐隐之中给人心里的暗示,一种神秘的力量。所以,它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瓷器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
孔雀蓝补充色
吐绶蓝
C75M40Y25K0
R65GB
黄腹角雉雄鸟,古人把它称为“吐绶鸟”。吐绶之嗪,红底蓝纹,其蓝如钻,其文如寿。吐绶鸟的喉下肉裙,有钻蓝色间纹,同样载于《清宫鸟谱》。
鱼师青
C80M45Y40K0
R50GB
个头小的翠鸟亦称鱼师,翠鸟之属,雄鸟红羽为翡,雌鸟青羽为翠。
陆佃《埤雅》载“翠小者,谓之翠碧鸟,一名鱼师”。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此鸟害鱼,故得此类命名”。
屈大均《翡翠》咏:“雌青雄赤是鱼师,日夕清波浴不迟”雄鸟红羽为翡,雌鸟青羽为翠”。
软翠
C90M50Y40K0
R0GB
软翠是翠鸟颈部的羽毛色,尊贵端庄。
南宋·程公许《解缆凌云快晴》“鸭绿澹不波,软翠净如洗。”
非典型豇豆红(桃夭)天青(晴山)
豇豆红,基本色调如成熟豇豆的红色,故名。上乘的豇豆红釉,色如“大红袍”。
非典型豇豆红,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因其浅红娇艳似孩儿面、如三月桃,又称“娃娃脸”或“美人醉”。豇豆红在淡雅的釉色中有万千变化,被赞为“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这个颜色适用于宜室宜家的婚庆场景。
瓷器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
非典型豇豆红补充色
杨妃
C0M55Y20K0
RGB
杨妃醉醒晕犹在,顺圣名高价尽低。
-王鏊《重阳后五日延陵奉菊为寿五色皆具而紫菊特奇因赋》
妃色附着于杨贵妃,更加悱恻缠绵,更难得的是,一种颜色的来历有矿石的刚、牡丹的贵、锦裙的柔,还有瓷的雅。
长春
C10M70Y30K0
RGB
青春长驻之色,宋朝人在诗歌里轮番咏颂这个颜色,要知道宋代是中国美学的高峰。
牙绯
C25M75Y55K0
RG92B93
牙绯指牙笏与绯服,如五品以上执象笏等。出处
唐·沈佺期《回波词》:“身名已蒙齿绿,袍笏未赐牙绯”。
牙绯,指牙笏与绯服之合称。牙笏,象牙手板。亦指朝笏,原为大臣朝见皇帝时所执用,其后道士在朝真或斋醮时也使用。
赐绯如同白日梦,借绯也要挤进去。
晴山,天青之色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之转色云雾散而晴山蓝。
李忱《幸华严寺》咏“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
李峤《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咏“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李白《饯校书叔云》咏“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
月白
C20M5Y5K0
RGB
宋应星《天工开物》载“月白、草白二色,俱靛水微染,今法用苋蓝煎水,半生半熟染”。
杜牧《猿》咏“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陆游《夜汲》咏“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赵孟颊《新秋》咏“露凉催蟋蟀,月白澹芙蓉”。
星郎
C30M10Y5K0
RGB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之承包星蓝,其色上应列宿。
郑谷《锦二首》咏“红迷天子帆边日,紫夺星郎帐外
兰”。
岑参《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咏“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徐玑《寿曾漕》咏“乾坤清气有时合,合作星郎青似
蓝”。
品月
C50M25Y10K0
RGB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之合色
清代服饰流行色,出处与月白相关,其色较月白更蓝。
月白、品月、蓝、石青是由浅及深的蓝色。
杨慎《题周防琼枝夜醉图》咏“宝枕垂云选梦,玉萧品月偷声”。
蒋日豫《抱遗老人空江吹笛小像》咏“乐府嬉春宛转情,玉山品月承平梦”。
些还只是红蓝两个大色系下面的花样而已,还有其它好看高级的颜色,你在文物身上见过哪些能让人念念不忘的颜色?欢迎留言。
—
一千年的事儿,
怎么能在一天里说尽呢,
一辈子的事儿,
又怎能在一个片段里讲完呢
世间万物皆有色彩
无论是流传多年的诗书画,
还是一砖一瓦中凝固的时光的颜色,
都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人沉迷
美得不可方物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