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残忍文玩揭秘众多活鸟羽毛被拔,脑袋遭砍 [复制链接]

1#

谈及血腥文玩,你是否曾有过深入的思考?在繁多的文玩品类中,诸如大象皮、鲸鱼牙以及人骨车珠子等,或许已为大家所熟知。然而,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看看下面这几张精美的饰品图片,它们是否也触动了你的心弦?这些饰品,每一处都生动逼真,仿佛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些精美饰品竟然都是直接从活生生的翠鸟身上拔取羽毛制成的,甚至还有更令人发指的,直接将它们的脑袋砍下。这种残忍的工艺,被称为点翠。在历史上,制作点翠首饰必须选用白胸翡翠的羽毛,其美丽背后,是难以言喻的残忍。为何要选用翠鸟的羽毛呢?这背后的原因有二:其一,翠鸟的羽毛质地细腻,色彩绚丽,每一根都散发着独特的光泽,使得制成的首饰熠熠生辉。其二,在古代,人们深信翠鸟羽毛制作的首饰能够永葆色泽,经久不衰。尽管实际上,任何物品都不可能真正做到永不褪色。然而,这种在活体翠鸟身上拔取羽毛的做法,尽管并未直接导致其死亡,却依然显得极为残忍。由于拔毛的痛苦和后续的生存环境,翠鸟往往难以长久存活。这种行为,无异于扯下人的头发,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三是“翠”在古代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只有尊贵的人才配使用。在帝王服饰和王后凤冠上,以及古代后宫嫔妃的首饰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点翠的影子。尽管后来点翠被应用在戏曲服饰中,但那一抹绚烂的蓝色,却是以无数翠鸟的牺牲为代价换来的。点翠工艺,这一结合了我国传统金属工艺与羽毛工艺的独特技艺,源于汉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等朝代的不断发展,终于在清代达到了其技艺的巅峰。这一工艺以翠鸟羽毛为材料,精心镶嵌在各式首饰之上,展现出别样的华丽与璀璨。尽管在晚清及民国时期,点翠工艺因战乱等原因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它在年却以北京市级非遗名录的身份重回大众视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万历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不存在“合法”点翠若有人声称现今点翠已合法化,那纯属误导。实际上,要么是商家在制造假冒点翠饰品,要么便是涉嫌违法行为。因为翠鸟现在已经被列为重点保护动物,所以任何声称销售真实点翠饰品的商家都涉嫌违法。目前,国内尚未有人工成功繁育或规模养殖翠鸟的记录,因此,如果商家声称其销售的是真实点翠饰品,那实际上就是在非法获取野生翠鸟的羽毛。在我国,野生翠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例如蓝耳翠鸟、鹳嘴翡翠和白胸翡翠等,其猎取行为是非法的。非法收购或出售这些翠鸟,将构成刑事犯罪。例如,年3月深圳海关就曾查获了一起走私只翠鸟鸟尸的案件,而在年之前,也有人因携带88件翠鸟首饰乘飞机出京而被警方刑事拘留。因此,切勿因一时的贪念而触犯法律。为了保护野生翠鸟,现在通常采用其他材料来替代其羽毛,例如使用染色的鹅毛、孔雀羽毛、鹦鹉羽毛以及缎带等来制作仿点翠作品。此外,景泰蓝工艺也是一种受欢迎的替代选择。下面展示的是用染色鹅毛制作的仿点翠作品。点翠工艺确实相当繁琐。要制作出一件出色的点翠作品,需要经过多个步骤。首先,是“选翠”,也就是精心挑选适合的羽毛;接着是“熟翠”,通过蒸汽处理使羽毛更加柔软;然后是“定翠”,使用有机胶将羽毛细致地粘结在一起;之后,是“斩翠”环节,用刀仔细修整羽毛上多余的绒毛;最后,才是“点翠”的精湛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浩瀚星空中,点翠工艺因“技艺”而独树一帜。其中,“点”作为这门工艺的灵魂,不仅展现了匠人的精湛技艺,更在保护珍稀动物的同时,传承着古老的点翠文化。我们期望,通过传承与发扬这份独特的技艺,能够使我们的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