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咋治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雍容华贵的欧洲女子手持折扇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曾风靡欧洲的折扇其实源自中国。1月8日,“欧扇千华”展览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图为一位市民参观展览。(图片来源:中新社)
石家庄河北新闻网报道,“本次展览精选把欧洲扇,扇面题材以园林风景、神话传说、贵族人物为主,采用象牙、玳瑁、漆木、母贝、羽毛等珍贵材质,运用彩绘、透雕、描金镀银等工艺精心制作而成。”河北博物院陈列研究部副主任王文丽介绍,这些风格多样、材质各异的欧洲扇大部分是法国制造,还有一些来自意大利、英国等其他国家。
市民参观展览。(图片来源:中新社)
据悉,整个展览分为“欧式华美”“东风来仪”和“别出心‘材’”三个部分,从一把约年前制作的“狄安娜和仙女”象牙折扇开始,以年的一把“风神”扇子结束,展示欧洲扇典雅唯美、时尚浪漫的审美情趣,展现古代丝绸之路共享、共融的特征和精神。
动物羽毛制成的扇子展品吸引小朋友。(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国折扇曾风靡欧洲
16世纪初,葡萄牙船队首次将中国折扇引入欧洲,早期曾在皇室流行,随后风靡欧洲,开启了欧洲扇发展的新时代。
王文丽介绍,“欧式华美”单元主要展示欧洲扇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繁华风貌。在西方,扇子的使用者主要为女士,代表了主人的审美情趣,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同场合会使用不同题材的扇子。
当时欧洲流行的各类艺术风潮在扇子上也有反映。展品中的“街头一景”“舞台上的聚会”等扇子充满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哥特风”“梳妆”等则受到新哥特风的影响,在扇面上出现了哥特式的城堡,扇骨也雕刻成哥特式的装饰图案;“河边聆听”“欧若拉的战车”等扇子,扇骨由象牙制作,制作者有可能是中国工匠。
王文丽说,当时欧洲流行一种通体由象牙制成的卜瑞斯扇,是一种在中国加工后盛行于欧洲的成扇,利用密而宽的象牙扇骨相叠形成扇面,采用复杂的雕工和彩绘来装饰,制作工艺登峰造极。
精美扇面吸引观众。(图片来源:石家庄河北新闻网)
欧洲扇上的“中国风”
“从欧洲扇的发展可以看到,欧洲扇起源于中国,受西方艺术流派的影响,本土化发展,之后又不断从中国吸取制作技术和装饰元素,欧洲扇文化是一个互融和共生的发展历程。”王文丽说,展览第二部分“东风来仪”展现的是在欧洲扇上刮起的“中国风”。
18世纪正值中国的康乾盛世,中国外销工艺品在欧洲掀起“中国热”。展品中有一把18世纪中期的扇子,扇面上有一条中国龙的形象;而另一把名为“两个老翁”的折扇,描绘的是中国道士在树下对谈的场景,但其中的人物面容和服饰显然都不太“中国”。
王文丽说,展览现场对比展示了一件河北博物院藏的民国时期的无款设色人物折扇。“一中一西两件扇子对比着看,你会发现,一些欧洲扇中对中国的描绘虽不甚准确,但却让我们欣赏到以欧洲人视角看中国文化的具体细节,展现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别有意趣的碰撞。”
展品精致的扇骨图案。(图片来源:石家庄河北新闻网)
展览的第三部分“别出心‘材’”,主要阐释欧洲扇多种多样的材质之美,观众可以看到用母贝、象牙、玳瑁、角、羽毛等不同材质制成的欧洲扇。
“在欧洲,扇子早期仅限于皇室和贵族使用,装饰和材质都非常珍贵,后来慢慢从贵族扩散到中产阶级,材质也发生了变化。”王文丽说,中外历史中都留下了扇子优雅的身影,小小的扇面上,人们可以觅得技术之更新、艺术审美之变化、中西交往之融合。
(编辑:青川)